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团山村:扎实推进田长制 做好耕地守护者

发布日期:2022-05-12 14:20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1777 字体:

   近年来,升平街道团山村始终坚持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动耕地保护常态化、有效化。

   职责分工明确,责任有落实。根据省委、广德市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提示,制定《团山村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成立团山村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委书记、村主任担任第一组长,村党委副书记、村副主任担任组长,村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为组员,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领导机制。精细区域管理机制,按网格化管理划分30个责任区域,设1名村级第一田长,1名村级田长,8名网格员,28名村民组组长为组级田管员,将2000余亩耕地保护责任分工落实到人、明确到点,保证人人肩上有责,事事处理有序,形成“分级管理、全面覆盖”的田长制管理体系。

   舆论宣传强化,思想有进步。广泛开展田长制政策宣传,依托党员大会、村民组会议等形式,向辖区村民集中宣传相关政策制度。充分利用网格微信群、乡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等“线上+线下”的方式,让村民了解田长制,增强村民保护耕地的意识,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和全员参与耕地保护的社会环境。在戈村设立田长制宣传公示牌,向全村公示田长制规范、责任分工、人员安排。及时提炼田长制经验做法,将其作为宣传工作亮点,扩大宣传覆盖面。

   巡查监督到位,问题有解决。村级田长至少每月开展一次全域巡查,定期组织工作总结暨问题排查会议,及时了解工作开展情况。组级田管员常态化开展巡查工作,村级网格员每周对责任区域进行问题巡查,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与期限,及时销号,构建起“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的村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信息报送机制,村级网格员、组级田管员每月向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信息,总结经验与不足。就田长制执行情况与各级管理员履职情况全面接受村民与上级单位监督,深化田长制工作机制、人员职责等跟进监督,为农村耕地“保驾护航”。

 

供稿:田  艺

一审:王  颖

二审:丁园园

三审:涂志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