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增产增收在于勤。当人们还在忙于走亲访友的时候,广德市升平街道钱村村种粮大户熊亚萌已经抓住春节假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过年的契机,积极流转耕地,主动向农业专家请教,选良种、找良法,谋划新年的生产。田间地头早已出现他忙碌的身影,抢抓农时,开始了育秧准备工作。
熊亚萌,是个90后的年轻小伙,他曾任职于钱村村委会。2020年国家大力支持农业发展,身为村干部的他带头开荒种田,“前两年还在村委会,就只种了七八十亩,后来不在村委会任职了,我开始大量流转钱村、石桥片区的土地种植水稻。”至此,熊亚萌全身心投入了“种田大业”,开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生涯。
乘着国家稳农强农惠农的好政策和农业生产好的形势,2020年熊亚萌同志牵头成立了广德市承祥家庭农场,现土地承包面积600余亩,主要从事优质水稻、小麦、油菜的种植及销售,逐渐形成了“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普通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该农场秉承着绿色安全、生态环保的宗旨,在农作物种植上做到不用或少用除草剂,转而使用国家提倡的环保型生态农药,配合有机肥和化肥以及粮长河优质水源灌溉,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发展,做到真正意义上绿色安全和生态环保,实现生态与效益双赢。
熊亚萌现已成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土地有了规模,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最好的机械装备也给种粮带来了收益,突出的表现就是粮食减损。现在熊亚萌的农场拥有乘坐式插秧机1台,大中型拖拉机3台,联合收割机1台,植保无人机1台,移动粮食烘干机1台,碾米成套设备1台、育秧机组1套,“以前的收割机效率低,收获的小麦杂质多,跑粮也多。我们现在用的都是大喂入量的和纵轴流的联合收获机,不仅作业效率高,而且脱粒效果好。”熊亚萌说。
多打粮,打好粮,科技是重中之重。多年来,熊亚萌对绿色技术始终情有独钟,通过多年试验示范,藏粮于地效果明显,耕层逐渐增厚,亩均作业成本降低50多元,部分地块水稻产量提高了5%左右。农业科技普及离不开人才,熊亚萌认为未来的农业,应该是“能人”农业,只有“新农人”成为“能人”,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熊亚萌笑着说道“还好有政府的好政策啊,市里有组织培训,教人如何育秧、进行病虫害管理,这些让我在摸不着头脑时受益良多。”
丰收来之不易,丰收的密码更值得细细解析。4年来,熊亚萌从“畏惧”农业变成为一个种粮大户,将亩产水稻400千克的薄地变成了亩产600千克的良田,把农户从“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艰辛劳动中解放出来,给“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加上精彩的注脚。
供稿:王本芳
一审:程思文
二审:胡再萍
三审:涂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