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下,广德市升平街道团山村正以坚定的步伐,书写着农业发展与民生工程并进的壮丽篇章。从田间地头的勃勃生机,到家家户户的温馨笑容,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映射出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效。
农业发展新动力,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年来,团山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农业生产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团山村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将戈村片的200多亩农田从70余名村民手中流转过来,进行统一规划和平整,让分散、闲置的农田变成“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的粮田。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团山村的粮食生产能力,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团山村还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注重应用新科技、新品种、新农艺,采用有机控制平衡施肥技术管理农田,全程机械化管理生产,机播、机肥、机收、机烘,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有效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温室大棚育秧技术的运用,大大缩短了育苗的生长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让农业生产更加科学、高效,也让团山村的农业面貌焕然一新。
特色农业是团山村的又一亮点。通过深入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团山村发展起了茶产业,打造连片茶园,进行统一有机化改造,创新技术科学化管理和无公害种植。无人机管理、标准化工艺的建设,使得“黄金芽”品牌茶成为了团山村的特色名片。茶产业的兴起,不仅丰富了团山村的经济结构,还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渠道。
民生工程暖人心,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团山村始终不忘民生之本,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针对饮水问题这一长期困扰村民的难题,团山村村委会自2018年起接管各零散水源点,实现了农村生活用水的统一管理与高效利用。第二水厂落址团山村蔡家岭村后,全体干部积极帮助水厂的建立与通行铺设管道,并协调村民配合工作。村民的用水保障得到了大幅提升,日常生活和农业灌溉都变得更加便捷。
近年来,团山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道路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施工,实现了户户通达90%的壮举。除了道路通达性的提升,团山村还注重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道路安装路灯,实现道路亮化,让村民在夜间出行也能安全无忧。同时,团山村还在道路两侧安装了护栏,进一步保障了村民的出行安全。
在公共服务方面,团山村同样不遗余力。通过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健身设施等,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村社区还积极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免费健康体检等公共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的关爱和帮助。
团山村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团山村计划将废弃的矿山整治闲置点打造成产业用地,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使用,将“矿山废弃点”打造成“致富发展点”。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矿山废弃点的问题,还为团山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乡村振兴稳步走,绘就和美乡村工笔画
团山村党委以抓好党建为主导,以党建网格化为统领,将全村划分为8个网格,实现资源、力量的精准整合与高效利用。通过整合资源、建强班子、带动党员,加强支部引导,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山村正朝着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稳步迈进。
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团山村党组织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及企业家全员参与,无偿拆除旱厕、低矮无功能房屋等,加宽硬化路面,修建院墙,清理河沟,整改黑臭水体等。这些举措让团山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实现了河沟渠塘水体清澈、房前屋后环境优美、乡村道路畅通无阻的美好愿景。
在农业发展与民生工程的共同推动下,团山村的乡村振兴步伐日益坚实。如今,团山村已经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景象。展望未来,团山村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民生工程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团山村将成为一个更加美丽、富饶、和谐的新农村典范。
供稿:罗 袁
一审:朱玲玲
二审:孙 俊
三审:涂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