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升平街道钱村村:让“莓”好事业在家门口“开花结果”

发布日期:2025-01-17 10:09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540 字体:

    当草莓的甜蜜季节再度翩然而至,提及钱村村,大家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哦,就是那个路口种了好多草莓的村!”钱村村的草莓种植基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之中,生动诠释了农业转型与升级的无限可能。

    科技化转型:土地的华丽蜕变

    回溯往昔,钱村村入口的这片土地,曾一度面临产出低效、村民收入微薄的困境。然而,时代的风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了引领村民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应运而生,占地180余亩的高标准设施草莓基地顺利建成。该项目以草莓产业为主导,巧妙融合传统土培加高架栽培的混种模式,创新性地推行“草莓-玉米”“草莓-西瓜”“草莓-网纹瓜”的轮作模式,带动了周边100余户农户共同参与,目前共建成大棚80多个,覆盖面积超过1500亩,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2000余人次,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促进了周边农户的增收致富。        

    这片曾经的平凡土地,已然蜕变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回报,更像是一座桥梁,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将种植、加工、包装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巧妙地串联起来,构建了一条高效、安全又放心的农产品供应链,向广大消费者展示了现代农业的魅力与保障。通过实施“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战略,钱村村成功实现了农业效益的显著提升、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以及乡村面貌的美丽蜕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和无限的希望。

    规模化种植:品质的节节攀升

    政府的鼎力支持是钱村村草莓基地成功运营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从选种、育苗到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政府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多次组织村民进行现场观摩与培训,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和示范,为基地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指导下,基地精选了休眠期浅、花芽分化早、结果能力强、果实品质好、高产的草莓品种,使得基地及周边农户产值连续两年突破千万元大关,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如今,草莓基地已步入了规模化种植的新阶段。除传统草莓品种外,更有如“梦之娇”这样的高端草莓品种,每公斤售价高达300元左右,被誉为草莓届的“爱马仕”在基地茁壮成长。粉玉、越秀和章姬等不同品种的草莓在基地也陆续上市,满足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而采用高架无土栽培模式的草莓,更是年产量稳定达到6到7茬。从每年的11月中下旬到次年的5月上旬,新鲜的草莓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从价格70元每公斤到300元每公斤不等,各品种草莓各具风格,有的香甜馥郁,有的口感细腻,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同时,基地的产品还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在确保品质的同时,不仅畅销本地市场,还远销浙江和苏南各大超市,并与生鲜直销平台“叮咚买菜”实现了GAP认证对接,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和好评。

    产业化发展:效益的全面辐射

    除了显著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基地还发挥了强大的产业链辐射效应。每到草莓成熟季,周边的村民纷纷前来参与采摘、分拣、包装等工作,这一举措不仅有效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也让村民无需再远行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从而拥有了更多陪伴家人的宝贵时光。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基地更是化身为大家的欢乐海洋,吸引着附近市民携家带口走进大棚,体验亲手采摘的快乐。孩子们用嫩嫩的小手举着红红的草莓,天真明媚的笑脸引得大人们纷纷举起手机,定格下这温馨美好的瞬间。

    展望未来,钱村村将进一步携手基地探索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对草莓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为农业直播这一新兴模式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钱村村草莓基地的示范与带动下,周边村庄也积极响应,纷纷发掘并发展起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走向繁荣。

    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钱村村的“莓”好故事还在继续。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展。


传统土培.jpg



供稿:张  舒

一审:朱玲玲

二审:孙  俊

三审:涂志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