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升平街道团山村:春暖茶香满山乡,人勤业兴富路长

发布日期:2025-05-13 15:23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36 字体:

    “茶园春日绿如烟,嫩叶初萌映眼鲜。”春风轻柔地抚过大地,丝丝暖意氤氲开来,又到了茶枝吐绿的季节,广德市升平街道团山村仿佛被茶香温柔包裹。清明前后,茶农们身背竹篓,在茶垄间轻盈穿梭,双手灵动如镊,精准采摘着鲜嫩的春芽,一片生机勃勃的场景。

    在这繁忙的茶园里,采茶工的身影随处可见。平日里,活跃在团山村茶园的采茶工超过 1500 人,其中本地茶农就有 800 人。无论是本地茶农,还是周边赶来务工的人员,都在这片茶园中找到了增收的机会,茶园成为了他们实现致富梦想的希望之地。

    68 岁的秦阿姨便是其中一位勤劳的采茶人。每日,她迎着第一缕晨曦来到自家的茶园劳作。秦阿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道:“一个采茶季大概 40 天,每天能挣 120 元,在家门口干活,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有不错的收入,这样的日子,挺好的。”

    老茶农郭祠普也是茶园中的佼佼者。他精心经营着 2 亩多茶园。每天,他和老伴熟练地在自家茶园中穿梭,能采摘鲜叶 8 - 10 斤。按每斤均价 50 元计算,一个采茶季下来,郭祠普预计能收获 2 万多元的收入。在团山村,像郭祠普这样依靠采茶实现增收致富的茶农比比皆是。他们凭借着对茶园的悉心照料和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既兼顾了家庭,又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安徽吉桐茶叶开发有限公司的茶叶基地同样热闹非凡。在方山冲、野猪洼、新安铺、亭子冲的茶园里,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采茶工人们三五成团,一边采茶,一边愉快地聊天。

    “今年是我来广德采茶的第三年,来回都是车接车送,还照顾我们老乡的口味,天天都能吃到馍,这活干得一点不累,明年我还来。”来自河南的张阿姨笑着说,“我来这摘茶叶,基本每天有 100 多块钱。要是摘快一点的话,可以摘到 120 元呢。”

    满山的茶工们十指灵动、指尖轻捻,熟练地采摘着头道新茶,将一片片嫩芽收入篓中。他们忙碌的身影与漫山遍野的茶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春日劳作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如今,团山村的茶产业已颇具规模,村里共有中小型茶企16 家,茶企们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统一打造规模化茶园共计 1800 多亩,年产茶叶约 18 吨,年销售额近 1000 万元。从茶叶的种植、采摘,到加工、销售,已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且成熟的产业链。

    近年来,团山村致力于提升茶叶产业的竞争力,大力推行全域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诱虫黄板 + 生物农药 + 生态农艺” 的创新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一模式不仅有效减少了病虫害对茶叶的侵害,还显著提升了茶叶的产量与品质。如今,茶产业已然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在团山村,茶产业正以蓬勃的活力不断前行,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的动力。

    据团山村党委书记介绍,自3月20日前后,今年的采茶工作便已全面展开。团山村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非常适合种植茶叶。村里茶产业规模颇为可观,全村茶叶种植总面积达 4500 亩左右。团山村地域面积 23.5 平方公里,茶园占地比例达 12.76%。当前,茶园每日鲜叶产量稳定在 4000 斤左右,预计整个采摘期将持续至谷雨前后。村里 95% 的农户都投身于茶叶种植,农户户均茶叶收入每年可达 2 万元。中小型茶企业和加工厂多达 20 多家,据不完全统计,团山村茶产业直接带动了超过 1600 人就业。茶产业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仅带动了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除了传统的茶叶生产与销售,团山村还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以 “茶旅 +”为主线,串联起其他产业和领域,大力开发 “茶旅 + 民宿”“茶旅 + 研学”“茶旅 + 康养” 等新业态。目前,当地正在精心打造 3 家独具特色的观光民宿和农庄,这些项目建成后,必将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感受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供稿:罗  袁

一审:朱玲玲

二审:孙  俊

三审:涂志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